在癌症发病率节节攀升的今天 不少人谈癌色变 吃个东西都不能好好吃 下面的清单请您看好了 避开这些就能好好吃饭啦!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将致癌物按对人的致癌危险性分为5类! 分别为1、2A、2B、3、4类。 一级:证据充分的致癌物质 一级致癌物是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属于明确的人类致癌物! 与食物相关的有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尼古丁、苯并芘、亚硝酸钠等。 这些物质的食物来源是: 苯并芘:烧烤、煎炸食物 亚硝酸钠:主要来自刚腌的腌菜,如咸菜 黄曲霉素:主要来自霉变的坚果(瓜子、花生等)、以及玉米、大米等食物 亚硝胺:来自腐烂的粮食、蔬菜、鱼肉、蛋奶 值得一提的是,酒精性饮料也属于一级致癌的食物。很多人觉得吸烟喝酒没有大碍,实际上日积月累,烟酒都可能成为癌症的元凶。 如果饮白酒,男性每天比较好不要超过一两,女性不要超过0.5两。 二级:可能致癌的物质 二级里又分为2A和2B 2A物质是在动物实验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 2B物质则是有可能致癌物。 而在食物中的二级致癌物,主要是丙烯酰胺。它属于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证据还比较有限,但有较高的可能性对人类致癌的物质,也就是2A级。 主要来自高温油炸、高温烹制食物中。 三级:不太确定是否致癌 第三级致癌物包括常见的食用色素、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等,目前尚无足够的动物或人体的资料,以供分类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物可以不顾数量放心吃,因为它们虽然不致癌,但可以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四级:证据不充分的致癌物 致癌物中还有第4级,即没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食物中属于此类的物质较少,大家不用担心。 总结5个字 一级和2A类致癌物要尽量避免 2B类致癌物无需过度紧张 对于三级和四级致癌物,更加不用担心 因为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它们可以致癌~ 有这些信号的食物千万不要吃! 有些食物原本不致癌,但是烹饪、存储不当,不但让食物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还会很可能滋生致癌物,食用后增加患癌风险。 信号1 发霉发苦 常见食物:花生、瓜子等 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变质,产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毒素。 谷物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 花生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 甘蔗瓤部颜色略深,呈浅棕色,有暗灰色斑点,闻起来有霉味或酒糟味; 红薯表皮会呈现褐色、有黑色斑点或干瘪多凹,薯心变硬、发苦。 这些迹象都表示食物霉变了,统统扔扔扔!要记得别喂给家里的猫猫狗狗猪猪鸡鸡。 信号2 有哈喇味 常见食物:坚果、食用油等 食用油、坚果等食物中的脂肪发生氧化后(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变质),会形成醛类、酮类等威胁身体健康的物质,同时产生哈喇味。 吃了这种食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长期食用还可能诱发癌症。 温馨提示 油炸食品和含油多的食品比较好密封低温保存,并且避免存放时间过长。 坚果商贩一般不舍得把变质的坚果扔掉,而掩盖哈喇味坚果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在加工时加入大量盐、花椒、大料、糖精、香精等进行调味。 因此变质坚果时常会隐藏在咸味、五香味、奶油味的坚果中,相比之下,原味的、清炒的坚果品质相对会好一些。 信号3 变焦 常见食物:炸鱼、烧烤等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200℃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 而烧烤类的食物也会致癌,原因是在炭火烧烤肉类时,油脂滴在炭火上,会产生有毒性的多环芳羟随烟熏挥发,又吸收回食物中,这种种化合物是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烧烤肉类食物时,比较好用锡箔纸包起来烤,肉与炭火也不要太接近,烧焦的部份不要吃。 如果一定要吃,可搭配一些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帮助把烧烤的危害降到比较低。 信号4 有氨水味 常见食物:腌肉、海米等 虾皮、海米等食物存储不当,其蛋白质会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低级胺和氨气,导致食物有氨水味。 低级胺容易和水产品中少量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容易发生此类变质的食物还有腌鱼、腌肉、鱿鱼丝、干贝、鱼干等,一旦出现异味要坚决扔掉。 如何洗掉致癌物质? 食物致癌多由存储、烹饪等人为因素造成,想要清除这些致癌物,不妨从存储和烹饪入手。 晒分解掉农残 阳光中有光谱效应,可使蔬菜、水果中部分残留农药分解、失活、破坏。 有研究表明,将鲜菜、水果放在强阳光下晒10分钟,可使有机氯、有机汞农药衰失50%以上。 焯分解致癌物 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2/3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香椿等含亚硝酸盐较高的蔬菜,烹调前都要焯一下。 咸鱼、虾米、虾皮中含有亚硝基化合物较多,先用水焯一下,再经清水冲洗后,可分解一部分亚硝基化合物。 花菜、豆角、芥菜等,在冲洗干净后,在下锅炒前可用90℃的热水烫泡,可使残留农药减少40%,再经烹炒,就可以清除蔬菜上90%以上的残留农药。 去皮:减少固体致癌物 熏烤的熏肠、熏肉、熏鱼等食品,常带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的固体颗粒,吃这类食物,比较好把比较外面一层剥除后再吃。 别慌!致癌物不会让人立刻得癌 看到上文,你是不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了呢?但是即使是一级致癌物,也不是一接触就会立刻得癌症的。 常言道: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食物中的致癌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会使身体中毒。 比如,吃了一颗有黄曲霉毒素的烂花生,不可能马上得肝癌,但如果天天吃油炸食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会和癌症挂钩。 当然,癌症发病与基因遗传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饮食不是唯一的致癌因素。 要记住,致癌物≠癌症哦! (责任编辑:广州御和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