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死亡率高是因为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患肝癌的人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待到有症状确诊时却已多为中、晚期。从临床上看,90%的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硬化发展而来的。这些病人即使在早期被发现患了肝癌,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难以耐受手术治疗带来的伤痛。有些患者的肝功能较好,尚未出现黄疸和腹水的症状,且能耐受肝癌治疗或肝移植手术,其术后5年的复发率也高达60%以上。尽管如此,肝癌也并非是不治之症。近年来,我国的肝病医师就提出了肝癌的预防胜于治疗的新概念。 ●熟悉导致肝癌的高危因素,是遏制肝癌发生的前提 1.病毒型肝炎的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的慢性感染易诱发肝癌的发生。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比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发生肝癌的危险高约200倍。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曾指出,40%以上的未成年乙肝病毒持续感染者,成年后会因乙肝导致的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 2.黄曲霉毒素B1(AFB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示:肝癌高发区是粮食易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东南沿海温湿地带,尤其是经常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和花生油的人群。美国学者也发现,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所知的强致癌物质。 3.饮用被有机化合物、藻类毒素污染的水肝癌高发区的调查表明,饮用污染严重的沟、塘水者,肝癌死亡率高于饮用井水者,其中饮用深井水的人群肝癌的死亡率比较低。另外,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水中都含有微囊藻毒素,而微囊藻毒素也有明显促进肝癌发生的作用。 4.微量元素目前在微量元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肝癌死亡率与生活环境中硒含量成反比,也与患者的血硒水平成反比。动物试验表明,硒能阻断黄曲霉毒素诱发大鼠和鸭子发生肝癌。 5.遗传在对肝癌高发区的研究中发现,肝癌有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和共同生活的家族中肝癌的发生率高。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肝癌是具有主基因效应的多基因遗传病。 ●针对高危因素的预防是关键 肝癌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发生呈多阶段性。因此,预防肝癌就是要针对其生物、化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其发生与发展。目前,预防肝癌的主要措施有: 1.接种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肝癌预防会议上指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相关性高达80%,乙肝病毒仅次于烟草,是人类已知的第2种致癌因素。因此,乙肝疫苗被看成是个抗肝癌的疫苗。所以,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2.控制丙型肝炎在我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肝癌病人中,有28.5%的患者抗丙肝病毒阳性,这说明丙型肝炎病毒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从目前的临床患者中发现,80%~90%的丙型肝炎是经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的。因此,严格控制输血源,尽量减少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是减少丙型肝炎、控制肝癌发生的有效措施。 3.禁食霉变食品已知黄曲霉毒素是超剧毒物质,其致癌作用比二甲基亚硝胺高75倍,是34-苯并芘的4000倍。它可诱使所有的动物发生肝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也是肝癌发生的启动因素之一。因此,要拒食霉变或疑有霉变的食品,尤其是霉变的玉米和花生。 4.适当补硒低硒人群可适当多吃含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等食物来补充硒元素,提高人体内硒的含量,进而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发生。 5.其它防止水源污染、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坚持劳逸结合、增强免疫功能、杜绝滥用药物和摒弃不良习惯等,也能有效地防止肝癌的发生。 6.提高对肝癌的认识凡患有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应及时地进行彻底的治疗,以防止肝硬化的发生。部分肝炎调理者及有肝癌家族史者,应坚持每年做一次肝脏的全面检查,包括甲胎蛋白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癌变。大量研究表明,直径小于3cm的肝癌手术的成功率达90%,术后五年的生存率可达85%以上,甚至有个别病人可长期存活。 肝脏移植选准时机 今年4月10日,有名艺术家陈逸飞先生因肝硬化引起消化道出血溘然辞世,肝病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治疗再度引起国人的高度关注。我国是肝病高发区,每年死于终末期肝病的患者达到数十万之多。然而,终末期肝病是不是就是不治之症,只能一步步走向死亡呢?一项国人或许还陌生的治疗方法其实已经日益成熟,这就是肝脏移植。 为什么需要肝移植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严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面色黝黑、反复腹胀、双下肢浮肿、身目黄染、呕血等,尽管医生用各种中西医方法治疗,但都收效甚微。而肝脏移植是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挽救濒危患者的生命,从根本上解决了病肝导致的问题。肝脏移植的目的不仅在于挽救垂危肝病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可改善严重肝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之能够健康的生活。现在世界上存活时间比较长的肝移植患者已健康生存34年。 哪类患者需要肝移植 在多年的探索与总结中,医学界对肝移植的适应症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 ●良性终末期各类原因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病等良性终末期疾病患者,进行肝移植后大都能够痊愈,生活质量也往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伴有肝硬化的小肝癌单个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多个肿瘤直径相加不超过5厘米的为小肝癌,也适应肝移植,移植预后可达到与良性终末期肝病相似的治疗结果。 ●晚期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复发几率大,是否适合移植有待商榷。 肝移植的比较佳时机 对一个决定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来说,选择适宜的移植手术时机是十分重要的。鉴于近年来肝移植的效果已经比较满意,应该在患者的病程进入危险阶段之前就考虑行肝移植手术。肝功能没有完全衰竭以前进行肝移植手术,这是保证术后有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般来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就必须施行肝移植手术: 没有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进行性肝病的终末状态,虽未发生肝功衰竭,但是有反复发生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史,生活质量严重低下,或者发生顽固性腹水,利尿剂等综合方法治疗确实无效,就应尽早决定行肝移植。 慢性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代谢性肝病患者,如果肝脏功能反复波动,就应该及早考虑肝脏移植手术;对重症肝炎、终末期胆道疾病等在内科非手术治疗证实无效的情况下即应考虑肝移植治疗,而不应等到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全身器官将近衰竭时才考虑,否则不仅延误手术时机,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影响移植手术的预后。 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炎等急症患者,因病情危急,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应该尽早实行肝脏移植手术,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规范的器官移植中心,肝移植已被认为是终末期肝胆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作为一项常规手术开展。身患肝病是不幸的,但终末期肝病绝非不治之症,肝脏移植能够挽救重危肝脏病患的生命,为病友带来健康,带来新生。但有些已超过了比较佳移植时机的患者,不要盲目移植,以免花费高额的手术费却不能取得想象中的预期效果。 (责任编辑:广州御和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