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2018年进入白露的时间为9月8日的00:29:37,农历2018年七月(大)廿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说明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还有句俗话称: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中医认为燥为秋季主气。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以其气不断敛肃,空气中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感染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皮毛、鼻窍等。
qǐ 起 jū 居 白露节气勿露身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古语说: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节气,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如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寒从脚下起,对于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老年人及身体病弱者需及时添衣
yǐn 饮 shí 食 多食辛味,不宜过饱 白露时节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饮食上既要注意多吃辛味食物,也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因为夏季气血都在体表四肢,内里胃肠空虚,秋季是一个机体气血由外走内的季节,白露时胃肠气血未充,此时若饮食不注意便要生病,因此不可进食太饱,使肠胃壅塞,另一方面,也要预防秋燥,饮食上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防秋燥可食芋头、银耳、梨等
白露节气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的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缓解秋燥可用西洋参、百合、川贝等中药
yùn 运 dòng 动 可适当加大运动强度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体操、打篮球、羽毛球、导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白露后可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此外,白露时节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因体质过敏而引发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平时要少吃或者不吃鱼虾海腥、生冷炙烩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防止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 (责任编辑:广州御和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