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古代中医如何描述癌症的,中医关于治癌症先了解癌症,中医学很早已有一定的认识,在中医学古典文献《内经》中曾提及〝癌〞的论述,如《灵枢‧九针论》说:〝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发于筋溜,……为肠溜,……为昔瘤,……为骨瘤。〞 在《内经》及以后历代中医文献中论述的许多,诸如:〝石瘿〞、〝乳岩〞、〝失荣〞、〝噎膈〞、〝肠覃〞、〝症瘕〞、〝积聚〞、〝痞气〞、〝崩漏〞等病,无不类似或包括了相应部位的癌症。中医学历代文献中这些论述,都是前人研究癌症的宝贵经验,一直指导着中医癌症的临床工作。 但在迷信落后的古代,人们的认识其实有误区 但在文化经传播度相对比较落后的古代,有一些人认为癌症看不见摸不着,是得癌症的人得罪了某一个神,或者是沾染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驱邪也并不能够完全消灭癌症,所以在古代,对于癌症的看法更多的是处在苦难生活当中的民众。 对于一个人,道德是否合规的一个评价指标,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不得癌症,你得癌症了,一定是你做亏心事,只不过当时大家不把它称为癌症,而是称作一种莫名其妙的怪病。随着时代发展,西医发展快速,但更大的问题也来了! 自1884年肿瘤治疗手术诞生以来,人类都在与全民公敌——癌症不懈奋战,在130多年的治肿瘤历史中,癌症治疗经历了三大突破性进展,即“癌症治疗的三次革命”。 分别是放疗和化疗革命、靶向治疗革命、免疫疗法革命。 化疗采取“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虽然对血液系统的肿瘤效果颇佳,但对大部分实体瘤却无能为力,只能短暂延长一小部分患者的生命,还要给患者带来痛苦不堪的副作用。 而靶向药物不仅适用的癌症类型少,且它漫长的研发时间、昂贵的研发成本和市场价格也让很多癌症患者望而却步。此外,生物免疫治疗的费用也相对较高,也是限制生物治疗发展很重要的因素。 那中医在此时又为肿瘤患者作出了哪些贡献? 中医在癌症这一块的贡献,主要分肿瘤预防和肿瘤治疗。 中医理论上重视预防,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其养生理论和实践有助于普及预防肿瘤的知识,同时也在这方面产生了肿瘤预防效果。预防肿瘤主要着眼于养成健康习惯、避免致癌因素,因此进行中医药的调理也显得比较重要。而作为中医特色的五禽戏、八段锦等在广大群众中获得了认可。 另外,中医养生理论尤其注重提前检查的重要性,这也是预防阶段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发现癌前病变、早期肿瘤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也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多部肿瘤诊疗指南均将中医药列入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中医药在肿瘤防治的全过程均可发挥不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防治未病,预防肿瘤发生; 2、扶正治瘤,预防术后复发、转移; 3、增效减毒,配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4、辨病辨证,缓解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引起的各类症状; 5、扶正求本,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广州御生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