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9 岁的陈先生因一次睡前泡脚,不仅截肢了一个脚趾头,还差点失去整个双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为热衷泡脚祛病的朋友,提了一个大大的醒! 原来,成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还伴随着下肢浮肿。因为长期低蛋白,下肢血管闭塞。相比健康群体来说,泡脚对他来说无疑是 " 火上浇油 ",甚至可能成为 " 夺走生命的利刃 "!那么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能长期泡脚呢?中医又是怎么治疗的呢?请看下文!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能长期泡脚 1.增加心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泡脚的时候,水温过热会影响局部神经,使血管扩张,造成血液流通变快,导致心脏的负担加重,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2.容易损伤皮肤: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内膜的血管是阻塞的,所以会引起神经病变。 这样就使糖尿病患者的的神经传导发生障碍,导致病人不能很好地避开外来的机械损伤和温度损伤,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泡脚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热水烫到,损伤皮肤。 3.皮肤损伤后不容易好:由于糖尿病人动脉粥样硬化者居多,下肢的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可使血管出现节段性阻塞。 再加上血小板凝聚力增强,血液粘稠度增加,微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足部缺血,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脚被烫到后不容易治好。进一步会发展至溃烂,甚至坏死。 除了不能长期泡脚糖尿病人还不能做这些 1.嘴馋不得:很多人患上糖尿病都是因为不好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所以为了避免糖尿病继续恶化,糖尿病人在日常饮食上尤其要注意。 平时就需要控制好饮食,不该吃的一定坚持不吃,例如一些含糖量高、热量高的食物要远离,同时辛辣、脂肪、煎炸、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或者不吃。 2.懒惰不得: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遇到病痛之后,身体就更加不想动了,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不可行的。 张忠民介绍,运动是可以缓解糖尿病病情的,不能过于懒惰,需要进行适量的运动。所以糖尿病身体懒不得,一定要动起来,每天要进行适量的运动,可以控制血糖,提高身体素质。 3、劳累不得: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休息,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不宜过于劳累,因为过于劳累会导致身体的调节能力变差,血糖会升高,从而加重了糖尿病的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工作强度不宜过大,做到“三不”———不闲着、不累着、不困着。 4、生气不得:情绪的变化对于血糖和血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事物,避免大喜大悲,生气了一定要及时消气,通过户外活动、向别人倾诉等方式,疏解负面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导致血糖值过高,从而影响病情。 该如何通过中医治疗糖尿病 1、治病求本:糖尿病主要危害在于并发症,其中以心脑血管疾病居高,所以不可执迷于降糖为主。中药的“治本”原则可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 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原因,血瘀是糖尿病并发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除淤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得到良好的控制。 2、调整阴阳:糖尿病湿火阳虚、精反为浊,血糖不为机体所用,乃脾肾互不协同。所以在治疗时应当注重调整阴阳,脾肾兼顾。 中医采用的调整阴阳之法,在降糖的同时,还注重增强患者体质,纠正糖、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再通过调节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靶向性。 虽然中医的调整阴阳之法的降糖速度相对缓慢一些,但效果相对较好,总体而言大多数患者的血糖和体质呈良好的态势发展。 3.扶正祛邪:中医认为但凡代谢垃圾,均属痰瘀湿浊。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着血液粘滞、高血脂及血小板凝聚增强等因素。这些因素造成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缓慢、中断,使组织缺氧,血管内皮损伤。 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中医会采用扶正祛邪之法。在服用中药降糖的同时,可以通过降低血液粘滞度和血脂等方法,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增强抵御病邪入侵的能力,从而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责任编辑:广州御生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