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主要是分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肝内胆管是因为肝脏主要是由肝细胞和肝内胆管细胞组成。因为在肝细胞产生胆汁之后,要排到胆囊里,要通过肝内胆管来排出去,然后经到肝外胆管,形成胆管之后又排到胆囊,包括胆囊,大的胆管,胆总管和左右肝管汇合处。 所以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都连接在一起,这个部位就是汇管区,这个地方得了肿瘤都是肝胆管癌。同样作为死亡风险比较高的癌症病种,中医治疗也一直在寻找它的突破点。 中医主要从这四方面寻找突破点 1、治疗胆道肿瘤以扶正为先 事实上,迄今胆管癌的早期诊断仍很困难,这是因为其早期常无特殊的症状,易被一些良性胆道疾病如胆道炎症、胆结石等所掩盖。 而且目前临床仍缺乏对其特异的检查手段,无论B超还是较为先进的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都难以明确鉴别早期胆管癌与胆道良性疾病,致使临床发现胆管癌往往已是中晚期阶段。 此时人体正气早已衰败,故而临床诊治之际推荐扶正之法。 2、养肝利胆,正本清源 养肝利胆药可从根源上遏制胆管癌的发展。 泻肝之余,也是胆管癌常用之法,肝的疏泄有度才能保证胆功能正常地发挥,胆腑不畅多源于肝气郁滞,肝胆气滞是胆管癌发病的重要机制。 因此,在胆管癌治疗过程中,应始终重视疏肝利胆之法,令气血调达。在遣方用药时,所选理气药宜以不损胃、不耗气、不伤阴为度,轻清疏利,于平淡中可彰显神奇。 3、疏通堵滞,以通为顺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精之府”,“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性喜条达,疏泄畅通,只受纳五脏之精气,不容邪气所停滞。 长期瘀毒结聚会导致胆道阻滞、疏泄不畅,因此,“通腑利湿”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胆管瘤的每个阶段。 中医比化疗更有优势 患有胆管癌,化疗虽然全身性治疗,能够在短期内控制病情,防止扩散转移,延长患者寿命。但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给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也不容忽视。胆管癌患者癌细胞消耗较大,身体机能较弱,此时化疗的副作用多半不能耐受。 相反中医治疗整体观念强,副作用小,是胆管癌患者的良好选择。中医不仅能够控制病情,压制癌细胞的扩散转移,还能调理患者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恢复患者的体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责任编辑:广州御生堂中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