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注意中西医治疗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往往会使患者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西医结合的互补优势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毒性,减少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中西医应该如何结合实际治疗?这是许多癌症患者所关心的问题。 手术前后,中医治疗主要是矫正益气。手术是人体金石的邪恶,会损害人体气、血、肌肉、肉;同时,由于失血、疼痛、失眠、饮食减少等因素,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不同程度地导致患者更虚弱,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疾病控制。因此,临床医生必须注意减少手术对身体的损害,确保身体的康复,防止肿瘤的转移。中医可在术前、术后及时有效地介入治疗。术前调节体质,纠正益气,减轻患者症状,增强体质,使身体尽可能达到正气充盈状态,有利于手术。通常是脾气,滋养肝肾等方法。术后,根据患者气血不足和正气损伤程度,同时注意调节脾、胃、肝、肾,同时强调益气固表,滋养阴、生津,调节平衡,滋养不足,培养正气。注意矫正,同时适当添加祛邪药,达到矫正和祛邪的协同作用。 在化疗阶段,中医主要治疗脾脏和血液。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高,对正常细胞,特别是增殖组织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化疗对身体有敌我,即在杀死和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损害正常细胞,引起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障碍;骨髓抑制,如血细胞下降、免疫力低、脱发等;身体虚弱,如头晕耳鸣、疲劳、抑郁和一些炎症反应。中西医认为,在肿瘤化疗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副作用。 化疗药物对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阴气损伤、气血损伤、脾胃损伤、肝肾损伤、肝肾损伤、肝肾损伤、脾胃、肾精华、气血双调等治疗方法。如有炎症反应,可酌情给予清热解毒剂。对于临床化疗中常见的主要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红细胞减少,多为脾肾缺乏本质枯血少,脾生化无权,因此使用党参、当归、龙眼肉、枣、阿胶、紫河车、枸杞、人参等,主要是脾、精、血。白细胞减少,主要是脾肾缺乏、卫气弱、身体防御能力弱、脾肾、药用黄芪、人参、黄精华、人参、人参、鸡血藤、山茱萸肉、仙女脾等。血小板减少:多为气阴缺乏、气不摄血、血热、药用女贞子、生地黄、龟莲草、地黄、鹿角胶、花生衣等。 放疗阶段,中医治疗以养阴清热为主。放疗是治疗某些肿瘤和肿瘤某些阶段的主要治疗方法,如鼻咽癌、食管上癌、喉癌、宫颈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这是一种局部治疗措施,对周围组织、邻近器官甚至全身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放疗后比较突出的不良反应是热毒伤阴,除了身体虚弱、消化障碍和骨髓抑制外。射线是热毒,比较容易伤阴消耗液,消耗气和神,阴虚内热,气阴损失,脾胃损失。因此,放疗中的综合征分化调理有助于放疗,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远期生存率。中医应从益气养阴、生津润燥、调理脾胃、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六个方面入手。常用药物有北沙人参、太子人参、石斛、玉竹、天花粉、鸡血藤、女贞子、生地黄、玄藤、五味子、川芎、红花、丹参等。 晚期肿瘤的中医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对于复发和(或)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体内健康气体已极度缺乏,既没有手术机会,也不能忍受放疗和化疗。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应调整和补充全身健康气体,纠正和补充气体,是肿瘤患者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治疗手段。本阶段的治疗原则是缓解患者症状,延长寿命。其方法主要是在脾肾增强的前提下培养气、血、精液。 中医在改善患者心理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除了治疗外,还需要心理安慰。患者的心态往往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中医非常重视七种情绪和六种欲望对身体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中医接近心理学家。此外,一些中草药还可以发挥舒适患者情绪的目的。一个好的中医更善于观察患者,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然后引导患者,鼓励患者,激发患者的生存意志。 肿瘤的中医治疗可以应用于各个时期。许多患者等到无法调理,西医无能为力,肿瘤到晚期,只选择使用中医治疗。然而,中医的治疗实际上应该贯穿于肿瘤治疗的每个时期。在早期肿瘤中,手术后,中医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身体,快速恢复人体健康,调整患者的身体环境,防止肿瘤复发。对于晚期肿瘤患者,西医完成一系列治疗后,中医可以帮助善后,缓解各种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的风险。当肿瘤结束时,中医的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责任编辑:广州御生堂中医) |
|
|